查看原文
其他

改变世界的十篇《自然》论文,你知道几篇?

Nature自然科研 Nature自然科研 2020-02-08

点击上方蓝字,关注我们!

导语

2019年是《自然》创刊150周年。150年的漫长时光见证了科学发展的踌躇与磕绊,也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的重大科学突破。


值此纪念之际,《自然》重新审视了十篇关键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。

1. 探测到奇异粒子

粒子探测深化了对基础物理学的理解。

ROCHESTER, G., BUTLER, C.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New Unstable Elementary Particles. Nature 160, 855–857 (1947) doi:10.1038/160855a0

1947年,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粒子——如今被称为中性K介子。该研究开启了对夸克等基本粒子的探索,并最终促成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建立。——Taku Yamanaka

2. 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与发展

单克隆抗体的制备。

KÖHLER, G., MILSTEIN, C. Continuous cultures of fused cells secreting antibody of predefined specificity. Nature 256, 495–497 (1975) doi:10.1038/256495a0

1975年,《自然》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如何从细胞系制备具有已知特异性的抗体。该发现带来了重要的生物学见解,并促使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成功。——Klaus Rajewsky

3. 从南方古猿认识人类演化

1925年,Raymond Dart手握名为“汤恩幼儿”(Taung Child)的非洲南方古猿化石。

DART, R.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The Man-Ape of South Africa. Nature 115, 195–199 (1925) doi:10.1038/115195a0

1925年,《自然》的一篇论文报道了此前未知的南方古猿种的非洲化石。该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于人类祖先与猿分化后的早期人类演化的认知。—— Dean Falk

4. 碳掀起的纳米革命

过去35年发现的三个主要纳米级碳结构。

Kroto, H., Heath, J., O'Brien, S. et al. C60: Buckminsterfullerene. Nature 318, 162–163 (1985) doi:10.1038/318162a0

1985年,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拥有笼结构的碳分子 C60,为后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材料的发现奠定了基础,被认为是纳米技术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。——Pulickel M. Ajayan

5. 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

南极的臭氧层。

Farman, J., Gardiner, B. & Shanklin, J. Large losses of total ozone in Antarctica reveal seasonal ClOx/NOx interaction. Nature 315, 207–210 (1985) doi:10.1038/315207a0

在南极上空意外发现大气臭氧层空洞不仅彻底改变了科学认知,还催生了20世纪最成功的全球环境政策之一。——Susan Solomon

6. 改变神经科学的革命性技术

膜片钳技术的各种用途。

NEHER, E., SAKMANN, B. Single-channel currents recorded from membrane of denervated frog muscle fibres. Nature 260, 799–802 (1976)

膜片钳技术最初被用来记录细胞膜内离子穿过通道蛋白的电流,最后却成为了神经科学工具箱里的一项经典技术。——Alexander D. Reyes

7. 一类全新纳米材料的诞生

多孔固体MCM-41的合成。

Kresge, C., Leonowicz, M., Roth, W. et al. 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-crystal template mechanism. Nature 359, 710–712 (1992) doi:10.1038/359710a0

将近30年之前,科学家利用一种简单的化学原理合成出了大量多孔材料,其中一些或能实现从生物医学到石油化工的应用。——Ryong Ryoo

8. 重编程细胞身份

理解分化细胞潜力的关键里程碑。

GURDON, J., ELSDALE, T. & FISCHBERG, M. Sexually Mature Individuals of Xenopus laevis from the Transplantation of Single Somatic Nuclei. Nature 182, 64–65 (1958) doi:10.1038/182064a0

细胞分化可逆的发现挑战了原有的关于如何确定细胞身份的理论,它不仅为现代细胞身份重编程技术奠定了基础,还为新型再生疗法带来希望。——Samantha A. Morris

9. 发现DNA结构

DNA双螺旋结构。

WATSON, J., CRICK, F.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: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. Nature 171, 737–738 (1953) doi:10.1038/171737a0

上世纪50年代初,遗传物质的真实身份仍存在争议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最终平息了这场争议,同时也彻底改变了生物学。——Georgina Ferry

10. 发现首个绕类太阳恒星旋转的系外行星

太阳和飞马座51的行星系统。

Mayor, M., Queloz, D. A Jupiter-mass companion to a solar-type star. Nature 378, 355–359 (1995) doi:10.1038/378355a0

1995年,天文学家探测到了一颗木星质量的超高温行星,其绕宿主恒星运行的轨道比水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更近。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行星形成方式的认识,开启了系外行星探索的新时代。——Eliza Kempton



今日推荐——跟随《自然》探索150年的科学演变(中文字幕版视频来啦)


只有10篇论文,你肯定还没看够吧!

这里还有8.8万篇论文等你探索!

与我们一起在视频中探索这一神奇的科学银河……



这是150年来的大部分《自然》论文编织而成的互联网络。

其中,点代表的是《自然》自1900年以来发表的逾8.8万篇论文,颜色代表不同的学科


(想要获得完整版中文译文吗?快去👉本次推送的三条瞧一瞧👀),


为您呈现150年来相互联系的跨学科研究,

以纪念《自然》150周年。



注:排名不分先后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阅读英文原文

 

点击图片阅读热门150周年相关文章

 

150岁的《自然》依然前行在寻求真理的路上(百年档案大揭秘) |《自然》社论

这些登上Nature封面的中国研究成果,你还记得吗?

一文读懂《自然》| 150岁生日快乐!

版权声明:

本文由施普林格·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。中文内容仅供参考,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。欢迎转发至朋友圈,如需转载,请邮件China@nature.com。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,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
© 2019 Springer Nature Limited. All Rights Reserved

喜欢今天的内容吗?喜欢就点个“在看”吧⇣⇣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